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行业分类 >> 饮食酒类 >> 生活饮食 >> 资料信息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健康影响(ppt 112页)

所属分类:
生活饮食
文件大小:
9642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饮用水,微囊藻毒素,健康影响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健康影响(ppt 112页)内容简介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健康影响内容提要:
        淡水中常见的蓝藻能产生神经毒素和肝毒素,与供水安全相关,大部分肝毒素是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已知70多种亚型的微囊藻毒素,微囊藻毒素-LR 是最早被鉴定出来也是最常见的亚型,神经毒素在供水系统中不像肝毒素那样分布广泛,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及微囊藻毒素。
        方法:腹腔注射染毒,测其LD50
        优点:快速筛查、可以区分毒素的毒作用特征
        缺点:灵敏度低、可比性差、不能定性定量、一种毒素可能掩盖另一种毒素的时相上较为延迟的严重毒性作用或致死作用。
        原理:PP1和PP2A可强烈专一性促进糖原磷酸化酶 a的水解,而MCYST又可与PP1和PP2A共价结合,抑制其活性。据此,以32p标记糖原磷酸化酶 a,三者相互作用,根据32p的释放量来测定样品中MCYST的含量。
        优点:检测限低(pg级),反应灵敏,可检测样品中总MC的含量,缺点:易受其它因素的影响,结果偏高:功能性测试,结果偏低:内源性蛋白磷酸酶活性,原理:利用毒素诱发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利用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来对各种毒素进行检测。
        MC是一个分子量仅1kDa左右的半抗原,只能与载体连接后才能产生免疫反应,而且这些小分子量的化合物免疫动物后大多只能得到单一位点的抗体,因而导致单抗的筛选难度很大,优点:检测限低(ng级),一般灵敏度较高,适合作为筛检实验检测样品中总MC的含量,缺点:商品化的试剂盒来源有限,有交叉反应,特异度变化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