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企业管理 >> 管理知识 >> 资料信息

经济区位论的发展演化(ppt21)

所属分类:
管理知识
文件大小:
606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经济区,发展演化
经济区位论的发展演化(ppt21)内容简介

经济区位论的发展演化
綦 佳  博士
经济管理学院
2006年3月9日

     “区位”一词源于德语“standort”,英文译为“location”,日文译成“立地”。关于区位的涵义,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区位是指某种事物占据的场所或者空间,是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有的地理学者认为区位特指企业、产业、设施等在空间经济格局的位置,有时特别指它们的盈利位置或者说是最优的经营位置。总之,区位含有场所的意思,是一种空间状态,是任何经济活动所必须依存的基础。


    区位理论萌芽于18世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通过水运,为每一种产业开辟了更加广大的市场,这是陆运所不能办到的,因此正是在海岸,以及在通航河道两岸,各种产业自然而然地开始分工,并得到改进同时,斯密也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只生产自己占绝对优势、对自己最有利、成本最低的产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换回自己需要的产品。斯密的地域分工理论揭示了区域发展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要发挥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


     李嘉图继承和发扬斯密理论的科学成分,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最有效、最合理的社会生产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自己在生产上处于相对优势、成本比较低的产品,并用这些产品去交换自己所需的产品,获得好处。该理论为区域产业布局、区域产业结构形成提供了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