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精品资料网 >> 品质管理 >> 六西格玛管理 >> 资料信息

六西格玛管理成功案例(doc 7页)

所属分类:
六西格玛管理
文件大小:
31 KB
下载地址:
相关资料:
六西格玛管理,管理成功,成功案例
六西格玛管理成功案例(doc 7页)内容简介
六西格玛管理成功案例内容提要:
某电子:步伐稳健行走于6σ之路
某年12月,第十届台湾品质奖的颁奖典礼上,在评审“品质不折不扣”的理念下,某电子以多年来致力追求品质的决心与成就,脱颖而出,获得台湾品质奖。细察某电子追求品质的努力、实践品质的过程,得以知道这个奖得来实至名归。
某电子自1994年起,就在董事长许胜雄的领导下,努力实践 6σ (Six Sigma)的品质策略。何谓6σ?σ在字面上的定义是为统计学上的标准差,简单来说,σ是一个测量品质的标准工具,它代表一种绩效目标,也是一种品质改善的观念。达到6σ表示每百万次中只会出现3.4个错误,几乎等于零缺点。
    6 σ曾经协助许多世界级企业展现惊人的成绩,它曾经使通用电气(GE)公司迈向营运的高峰,被杰克韦尔奇称许为通用所采用的过最重要的管理措施;也是西方企业力抗日本企业反败为胜的法宝。
    提起某电子导入6 σ的原由,某电子副总经理陈乃源表示:“起源于为了满足顾客对品质的要求。”在未实行6 σ前,某电子所生产的产品错误率颇高,无法达到客户满意,除容易引起顾客的抱怨,相对也缺乏竞争力。为了提高竞争力,某电子决定导入6 σ。当时某电子派遣了一批人员到美国接受6σ的训练课程,其中成员包含总经理、数位副总及相关人员,陈乃源也是其中之一。
   受训回国后,陈乃源全心投入某电子执行6 σ的架构规划。陈乃源指出:“实践6 σ的基本原则,是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一切改善都必须以顾客需求为主,它讲求从制造过程开始改进,而不是看产品产出最后的结果,因为产品事后的修补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品质改善最重要的是要从根源做起,也就是在设计时就减少错误的机会。尤其是在产品生命周期急速缩短的今天,已没有时间让你尝试错误了,也无法再像过去一样等生产过程结束后再统计错误,必须在设计的时候就减少错误的发生,把线上的制程能力及零件的制造能力都计算、考虑进去,让产品合于标准,将制造流程改善,一次就做好,使得后续不至于有错误发生。”
..............................